当前位置:首页 > 名流陵园 > 文章详情

新闻资讯天堂阳光的归宿

原创文章 2016-03-02 11567人阅读

天堂阳光的归宿

——苏州名流陵园董事长段律文先生专访
  坐落在西山尽头、太湖之心的名流陵园已经默默存在了很多年了,一直鲜为人们注意。直到最近,一则消息透露了陵园建造了似乎是世界上第一条安装在陵园里的自动扶梯,这才引起行业里的注意。因此,我们前往拜访苏州名流陵园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律文先生,一个在经营着多数人忌讳却难以躲避的殡葬业的加拿大华裔商人。
  段律文先生通常不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但一旦聊起这工作,他用得最多的词汇却是“尊重生命”,尽管他在服务的是生命之后。其实,殡葬业的本质真的是很纯粹地仅仅为了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当生命之火渐渐熄灭燃尽,亲人与朋友一定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举行一些仪式,或至少在心中默默祈祷,以表达他们对逝者短暂生命的尊重。人类祖先类人猿开始就开始有了相对规律的墓葬形式,周口店北京猿人就知道将祖先集中埋葬在山洞外,并长幼有序,撒上朱砂陪上随葬物品,以表爱戴之情。殡葬制度,相伴人类文明发展而发展,随着不同宗教、习俗、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的殡葬形式形成迥异的表现形式,但究其本质,确如段律文先生所言,只是人们在探寻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创造出普遍接受的仪式与方式,以表达对往者的一生最真挚的尊重。
  作为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您是怎么看待一个人的身后事的?
  在殡葬过程中以文明的礼仪理念取代乡土式的嚎啕喧闹,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在好莱坞电影里,每每拍到一个葬礼,往往是这样一个场景:细雨沥沥,芳草茵茵,一色的黑伞黑衣黑领带,缓慢的背景音乐中一张张严肃、悲伤的脸,唯独没有我们熟悉的嚎啕大哭样。这其实是典型的西方式葬礼场景,当然基于西方宗教与习俗,却也是文明积淀的展现。
  同样,在西方社会中传统的墓地往往是教堂的附属。即使在热闹如华尔街,路的端头,著名的三一教堂后依然保留着一小片墓地。在北美很多传统墓地与居民区是毗邻的,深秋的黄昏,金黄色的落叶铺满墓园中的小径,阳光斜斜地穿过树枝洒在落叶面上,却见一对父子,踩着自行车嬉笑着从你边上经过,不感到一丝诡异或恐怖,俨然就是一个公园。
  凭借原本内敛的民族性格,现代日本最先在东方社会中展示了精致而文明的殡葬礼仪。名古屋,高砂殿,一个文明的、小有规模的日本人的葬礼正在进行,礼厅正前,鲜花砌出一个花的台花的幕,往生着遗像端端的置在正中。这花的阵势很容易把宾客的思绪带到一个纯净的世界,抛却尘世的伤悲,可惜在日本著名殡葬话题电影《入殓师》中竟没有这类场景描述。顺便提一下:这礼堂同时接待婚礼业务。
  所以在名流陵园的规划中,同样有着这样一个礼堂,很多人说它具备安藤“光之教堂”的神韵。宽敞的礼仪大厅,正对着一湖碧波,窗明几净,鲜花簇拥,把悲痛抛在身后,只有亲情和友情长存。陵园管理方希望提供这样一个设施,让逝者入土前再留一下,给于逝者的亲朋好友再一次机会来平静地追思。
  那么根据这样的理念,您是怎么样设计自己的企业的呢?
  我经营的这家新式理念的陵园名叫苏州名流陵园,坐落在太湖之心的苏州西洞庭山,也就是太湖西山(现在改名为金庭)。名流陵园的接待中心敞亮温馨的装潢风格,让人很容易错以为置身于一处度假胜地。太阳西沉时,树梢婆娑,淼淼太湖泛起金色的波粼,古码头后的络绎不绝的轮船首尾相连,如仪仗队列般徐徐经过,构成一幅妙不可言的画面,尽收眼底。而一溜VIP洽谈室则将一湖风景演绎成一幅幅巨大的壁画。想像一下如果外面风雨交加,或者烈日炎炎,客人却可以在这里静心品茗,何等惬意。
  在一个传统的行业,提供文明的现代服务,是企业的发展宗旨之一。这一理念可以从名流陵园的各方面设计中窥得一斑。名流陵园朴素的大门,抛却了传统陵园必有牌坊的格局,更似一处私人会所;入口处的恒温厕所,龙头里放出的是热水,落地玻璃外是一帘刚竹;硕大的四条立柱,托着一架带来无限想像的镂空雨蓬,神似极了一座神庙;透进天光,八张红木八仙桌整齐排开,工作人员为客人捧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素浇面。值得一提的是四条自动电扶梯顺着山坡通向山顶,开创了陵园服务的又一先河,从此无论妇孺长幼,将不再畏惧坡陡路滑,可以轻松倚着山再拥着湖了。
  您提到了在一个传统的行业,提供文明的现代服务,这个想法是从何而来?
  毕竟殡葬是非常体现传统的礼仪,先锋如台湾龙岩人本,都还遵循着古制的精髓。我们不妨直接摘录一段他们企业的介绍: 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以建筑美学融合人文意境,创造划世代巨作。安藤大师的设计理念,强调人、环境、建筑三者间共生的意涵,安藤大师擅长透过线条、光影、动线融合周边环境,赋予建筑物更深层人文意涵,……建构出一个让参拜者追思故人时,充满幻想力与深远性灵的冥想空间。先锋至此,但在龙岩的接待处,依然可以有穿着唐风制服的接待人员彬彬有礼地向客人详细介绍传统的礼仪与风水。
  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应该拜赐他们没有经过革命的断层。同理,在香港或者东南亚的婚丧礼仪中,均可以看见传统的文化习俗相对完好的保存了下来。香港,湾仔,从早到晚车水马龙的,但就在这么一个亚洲金融都市的心脏,湾仔桥底,却依然活跃着一群老太太焚香燃烛,为来往过客“打小人”,甚至不乏蓝眼睛高鼻子的也在虔诚受打。
  大陆被破四旧后,许多传统文化习俗都已失传或走调了。近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怀念起传统,以为精神倚托,于是周易八卦、风水堪舆的研究又渐渐复苏。几年前,名流陵园的经营者便遵循俗规,耐心修路造庙,特地从安徽整体搬迁修复了一座始建于宋、修复于清的老祠堂,供为佛堂,纯粹考虑江南一带民间佛教信仰的普及,未料香火鼎盛,遐近闻名。近来,尽管现代化的服务设施逐渐到位,陵园在遵循传统方面却更心存敬畏。守着一片罕有的依山傍水之地,名流陵园广邀各路名仕高人指点湖山,唯望璀璨的传统万世流传。
  沐浴天堂的阳光是企业的口号,这个有悖于行业的形象,为什么?
  名流陵园的宣传口号很简单:沐浴天堂的阳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坐拥万顷太湖环绕,供养往生庇荫后福,名流陵园却在营造着一种别样的氛围。观景台上,遮阳伞底,沏一杯碧螺春,听轻松的音乐,看太湖帆影点点,天堂真的不那么远。曾有不少台湾朋友只抱怨这里应该开一家星巴客咖啡的。墓园园林化的概念,其实在业界也已探索了很久,但仅停留在抛光的艺术墓碑与园林化的绿化布置是不够的。陵园毕竟是陵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一个世人应该可以和先人沟通的地方,是一个俗世之人沐浴天堂阳光的地方。
  殡葬,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当生命曾经灿烂过,曾经经过的许许多多喜怒哀乐是非曲折到了终于需要寻求永恒的归宿时,希望天堂那一束光可以照下来,希望亲人们可以沐浴在阳光下,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送别最后一程。
 



点赞
165人已点赞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