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文章详情

新闻资讯作为葬玉的玉蝉不适合佩戴

原创文章 网络 2017-10-25 8632人阅读

今天,小咖为大家介绍一种神秘的文物——玉蝉。顾名思义,玉蝉就是雕琢成蝉的形状的玉,通常长4-6厘米,宽1-3厘米,当然也有比较大和比较小的。玉蝉是一种古老的文物,在史前时期就出现了,到了汉代非常流行,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

荆州博物馆收藏的史前石家河文化玉蝉,造型古朴大方

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玉蝉,为什么小咖说它神秘呢?这和玉蝉的用途有关。

古人认为蝉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因为“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蝉在最后脱壳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出污泥而不染,有羽化成仙之态,故而古人制作玉蝉,大多作一个用途——放入死者口中下葬,以期待逝去的人也能羽化成仙,复活再生。当然,玉蝉还有一种功能,就是作配饰,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明清时期,这种玉蝉大多有孔,好让丝线穿过方便佩戴。汉代墓葬用玉蝉非常流行,出现了著名的“汉八刀”玉雕技法,意指用寥寥几刀,即可给刻出栩栩如生的玉蝉。

蝉的一生,幼虫在土中经过几年才能破土而出变为成虫,有“死而复生”之感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玉蝉,造型古朴,注意顶部的穿孔,说明它是用来佩戴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博物馆和文物市场看到的没有孔的玉蝉,很多来源于古代墓葬中古人的尸骨中。出于同样的原因,对于没有孔又出土于古代墓葬中的蝉,不建议做成配饰佩戴。

下面,小咖带大家看看一些博物馆的藏品吧。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玉蝉,刀法劲道,标准的“汉八刀”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玉蝉

洛阳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玉蝉,小巧玲珑,晶莹剔透

西汉诸侯王刘修的金缕玉衣,配有玉蝉

这件金缕玉衣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与它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玉蝉

小咖点评:玉蝉的存世量较大,私人藏家手中和文物市场上也有不少,是一种较热门藏品。一般来说,汉代玉蝉工艺上乘,用料考究,美观大气,价值较高。现在市面上的玉蝉仿品较多,大家收藏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另外,作为葬玉的玉蝉,出土自古代墓葬,不建议佩戴。


点赞
27人已点赞

更多精彩文章